400-8070-516
商城導航
  • 商城產品
  • 塊塊補漆
  • 年檢車務
  • 洗美裝飾
  • 貼膜改色
  • 機修保養
  • 汽車精品
新聞詳情

純干貨!難得一見的汽車基礎信息資料

561
發表時間:2018-07-17 00:00

全面概括汽車基礎信息資料,不懂的看這里,一看即懂,不懂的繼續看

1.汽車基本構造:

發動機(引擎):本體、點火系、冷卻系、潤滑系、啟動裝置、燃料供給系統

電器:音響、空調

底盤: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制動系

車身:車身殼體、車前板制件、車門、車窗、車身外部裝飾件和內部覆飾件、座椅以及通風、暖氣、空調裝置等。在貨車和專用汽車上還包括貨箱和其他裝備

2.發動機的相關定義:

排氣量:汽缸排氣量是指活塞從上止點到下止點所掃過的氣體容積,它取決于缸徑和活塞行程。

發動機功率:一般用馬力或千瓦表示大小。一公制馬力的功率是指將75公斤的重量在1秒內垂直提升1米的力。

最大功率:表明發動機性能,一般排氣量越大,發動機的最大功率越高。

最大扭矩:扭矩是指發動機運轉時從曲軸端輸出的平均力矩,相當于發動機的“轉勁”。扭矩越大,曲軸轉速的變化越快,汽車的爬坡能力、起步、加速性越好

燃燒室:汽缸蓋和活塞頂平面之間的空間部分叫燃燒室。(一般指在上止點時)

壓縮比:指汽缸總容積和燃燒室容積的比率,表示活塞到達上止點時混合氣壓縮的程度。壓縮比大表示發動機高功率、大扭矩、低油耗。

沖程:活塞在汽缸中往復運動時,從汽缸的一端到另一端的長度叫做一個“沖程”。

PCM:動力總成控制模塊簡稱,主要功能是處理傳感器信號,調整點火時刻及噴油量,保證發動機與變速箱處于最佳工作狀態。

3.發動機本體:

發動機缸體:汽缸蓋、汽缸體、油底殼

曲軸連桿機構:活塞、活塞環、活塞銷、連桿、曲軸、軸瓦、飛輪

配氣機構:作用是配合發動機的工作循環,適時地打開或關閉氣門

4.引擎的特性:

內徑和行程的比例:短行程、四方形行程、長行程。

排氣量:內徑/2*內徑/2* P *行程*氣缸數

壓縮比:8—10之間

氣缸排列方式:直列、V型、水平對置、W型

5.點火系統:

構成:點火控制模塊、點火線圈、分缸線、火花塞、爆震傳感器、曲軸位置傳感器、凸輪軸位置傳感器

作用:按發動機工作循環,在規定的時刻供給火花塞足夠的高壓電,令其產生火花點燃混合氣,使發動機作功

點火供給模式:傳感器T電腦T點火線圈/分缸線T火花塞

6.潤滑系統:

組成:機油泵、機油濾清器、機油冷卻器、油底殼、機油濾網、機油道

作用:潤滑、冷卻、防銹蝕、密封、清潔

7.冷卻系統:

類型:水冷式、風冷式

組成:散熱器、冷卻風扇、散熱器蓋、恒溫器、水泵

防凍液功能:防凍、提高沸點、除垢清潔、防銹

8.燃料供給系統:

作用:根據發動機各種不同的工況的要求,配置出一定數量和濃度的可燃混合氣供入汽缸,使之在臨近壓縮終了時點火燃燒而膨脹做功。最后還將燃燒產物---廢氣排出。

空燃比(A/F):表示空氣和燃料的混合比,一般以空氣質量和汽油質量的比值來表示。

理論空燃比:14.7:1

9.排氣部分:

組成:排氣歧管、三元催化器、排氣管、消音器。

作用:降低排氣的阻力和噪音,凈化排出的廢氣。

三元催化器:會使馬力損失3%--4%。由鉑(Pt)、鈀(Pd)、鐒(Rh)等三種稀有金屬組成,最主要的功能是將排氣管中的廢氣(CO、HC、NOX)轉化氣水蒸氣(H2O)、二氧化碳(CO2)、及還原成氮氣(N2)等無害氣體。

10.底盤-傳動系統:

組成: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軸(萬向傳動裝置)、減速器(最終驅動裝置)、差速器。

離合器:

構成:離合器踏板、離合器膜片、分離軸承。

作用:分離和結合發動機與變速箱之間的動力傳輸。保證車輛平穩起步,防止發動機過載。

手動變速箱:通過齒輪的變換以達到將引擎傳達至輪胎的力量和回轉速度加以改變的目的。

作用:a通過齒輪傳動,改變傳動比,擴大驅動輪轉速和轉矩,實現起步、加速、減速 . b通過齒輪傳動改變旋轉方向,實現倒車 c利用空檔,中斷動力傳輸,以使發動機能起動、怠速并便于變速器換檔或進行動力輸出。

自動變速箱:利用車速及節氣門開度等兩種信號,來決定換檔形態。

11.變速箱檔速比:

4T65E四檔電控自動

當發動機轉速為5000轉,掛3檔時輪胎轉速為5000/(3檔檔速比)/主減速比

12.底盤—行駛系統:

懸架裝置:是在車輪上借助于彈簧使車身浮動的裝置,它是由很多彈性元件構成的可動裝置。

作用:a連接車身與車輪,以適當的剛性支撐車輪

b吸收來自路面的沖擊,改善乘坐舒適性

c穩定行駛中的車身姿勢,改善操縱性。

組成:彈性元件、減震元件、導向元件(連接桿、連接臂、平衡桿)

減震元件作用:吸收彈簧的振動,提高乘坐的舒適性,導向元件作用:在高速過彎時使車輪保持平衡。

13.懸掛方式:

非獨立懸掛: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強度高,具有耐久性,彈簧回彈力量大,左右輪動作產生干涉,所以不利于乘坐舒適性及操縱穩定性。它主要適用于承載負荷大的客車及卡車。

獨立懸掛:結構復雜,造價昂貴,但彈簧回彈力量小,車輪對路面的擠壓力大,故乘坐舒適性和操縱穩定性較好。主要用于轎車。

14.制動系統:

帕斯卡原理:F1/S1=F2/S2,在一個密封液體或氣體中,任一點的壓強都一樣。

液壓原理:液壓油壓強*液壓缸活塞面積=液壓缸壓力

主油壓缸活塞面積很小,各制動分泵的活塞面積遠比主缸大,同樣的壓強,可使制動分泵產生極大的出力

15.制動裝置:

鼓式剎車:這是一種在剎車鼓內裝有摩擦材料,而剎車鼓與車輪一起回轉之剎車裝置。當從內側將摩擦材料向外推抵住剎車鼓時,即可使車輪停止轉動。

盤式剎車:這是一種有一只和輪胎一起回轉之圓盤(碟)并且在其外側有兩塊摩擦材料之剎車。

氣阻現象:用油壓來操作之剎車,在頻繁使用時,各零部件會產生高溫,使剎車油沸騰,導致剎車管內產生氣泡。因此使得壓住摩擦塊之力量被這些氣泡所吸收而使剎車失靈。

16.ABS防抱死剎車系統:

功能:它能在緊急剎車狀態下,保持車輛不被抱死而失控,維持方向盤轉動能力,回避意外發生,而非馬上停下車子。ABS與非ABS車輛具有相等的剎車距離。

組成:輪速傳感器、ABS電腦、電磁閥、油泵。

17.ABS防抱死剎車系統:

要訣:當ABS剎車系統作用時,腳底會感到一股斷斷續續反彈抖動,這時萬萬不可松腳,而要持續猛力踩住剎車踏板,直到車子停下來或緊急情況解除。

猛力踩住剎車不放的同時,一定要鎮靜地操作方向盤,輕輕地將方向盤轉向安全的路面。不要因為心慌意亂而大幅轉動方向盤,造成失去抓地力而甩尾,車輛將不聽指揮,撞上不該撞上的東西 。

倘若車子是手動檔,在右腳猛力踩住剎車的同時,別忘了左腳也踩下離合器踏板,防止發動機熄火,再小幅轉動方向盤至安全的方向。

18.TCS牽引力控制系統:

用途:防范駕駛員操作上的大意,或在特別濕滑彎路上,因過快造成車輛失控的現象。即當某個輪胎失去抓地力的時候,TCS能夠幫你操控,讓車輛恢復其抓地力,不打滑甩尾、失控。

運作模式:輪速傳感器T控制電腦T點火線圈ABS、換檔電磁閥、噴油嘴T斷油、升檔、延遲點火、自動剎車。

19.安全性能:

主動安全:為預防汽車發生事故、避免人員受到傷害而采取的安全設計。如TCS、ABS、AWD、擋風玻璃、后視鏡、高位剎車燈、除霧、霧燈、大燈自動照明、夜視儀等。

被動安全:為避免或減輕人員在車禍中受到傷害而采取的安全設計,如安全帶、安全氣囊、能量吸收式車架、側門防撞桿等。

20.車輛保養:

五油:發動機油、自動變速器油、制動液離合器油(手排)、動力轉向油、齒輪油或手動變速箱油。 三水:冷卻液、電瓶液、擋風玻璃清洗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