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070-516
商城導航
  • 商城產品
  • 塊塊補漆
  • 年檢車務
  • 洗美裝飾
  • 貼膜改色
  • 機修保養
  • 汽車精品
新聞詳情

開一家汽服店到底要背負多高的經營成本?| 每周調研

654
發表時間:2018-07-17 00:00



現如今,隨著房租、人工以及各項合規成本的上漲,經營一家汽服店所要背負的壓力著實不小。


有老板開玩笑說,“在上海,開一家汽服店的投資回報率可能還不如一家網紅奶茶店呢”。


玩笑歸玩笑,一個很嚴肅的事情是,現在開汽服店的確沒以前好賺了。


因此,除了開源,我們更得節流。那么,作為老板的你,平時有沒有經常盤一盤自己店里的成本結構呢?你有沒有算過,如果要把投資在門店上的成本都收回來,大概要服務多少位客戶呢?


AC汽車希望通過本次調研和大家一起梳理下,看看你的成本結構是否合理,是不是每一分錢都花在了刀刃上。


調研數據:

  • 共采集問卷樣本510份,有效樣本435份。

  • 樣本中,維修連鎖占比17%

  • 參與企業分布在全國23個省份

  • 另有兩份電話調研案例


一. 問卷調研結果


參與調研的企業當中,連鎖和單店比例大約為1比5


▲這些維修企業來自全國23個省份,其中上海和江蘇最多,各占9%以上,浙江和河南次之,各占8%


近半成企業的單店工位數在5個以內


開店成本方面(軟硬件設備、物料、裝修以及辦理證照、環評等總投入),投入在50萬以內的門店占到近7成


經營成本方面,人工占營業額20~30%比重的企業為68%


巧合的是,租金占營業額10~20%比重的企業同樣也是68%


23%的參與者表示近期會有開店計劃



開放問題:在您看來,目前你們門店的成本結構是否合理?如果要改善,你會怎么做?


部分參與者留言:


  • 做細做精,新工藝不斷增加創新;

  • 房租沒辦法改變,改善方法只有擴大利潤來源;

  • 集客能力不強,進店臺次偏低,造成工位利用率不高;

  • 庫存材料常時間不用!資金積壓!不知道怎么改善;

  • 這個矛盾難解!服務產品的單項化,可能是條出路;

  • 讓員工學會單兵作戰,改善施工項目,調整單車產值,更重要的一點,提高客戶滿意度;

  • 人員工資支出和零部件成本太高,反過來說,配件價格太透明,利潤越來越低。工時費又提不起來,甚至免費。副廠那些低檔次的配件又不能用,后市場真的越來越不好做了!



二. 電話調研結果


門店案例1——山西好又省 原巨:成本沒有可優化的空間,一是房租難以優化,二是人的數量很難減少


原巨:好又省目前有9家店,都在太原,全部是直營店。我們以小店為主,平均一個店3個工位,7~8個員工,主營快修快保;


目前,我們單店平均房租占了總經營成本的25%~40%,人工占比大概是40%~60%,其它還有固定資產折舊費\水電物業管理\風險等;


我們每開一家新店,裝修大概會占到整個開店成本的五分之一,但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房子,找不到門店,現在太原當地到處拆遷,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招不到人;


總體而言,我們目前的成本結構還算基本合理,其中房租偏高,人工工資偏低,但是員工工資偏低是當地市場普遍情況,加上企業負擔能力弱,后續穩定經營后會考慮提升員工待遇;


我認為成本沒有什么可以優化的空間,一是房租難以優化,二是人的數量很難減少,目前的員工主要是負擔波峰3小時,修理廠目前還無法完全培養客戶的“預約習慣”,因此人員上面無法解決優化;



門店案例2——廣州愛哥邦 李勇:必須改變,傳統的租店面雇人力方式已無法盈利


李勇:愛哥邦目前兩家直營店,都在廣州,大店32個工位,小店5個工位;


總的經營成本中,人工最高,占到60%,其次是房租和水電;


近期不會開新店,而是通過把那家大店變成5家甚至10家店,即10個團隊共用1個場地,最大化門店運營效率。以目前廣州的門店經營成本和競爭環境,再開新店比較難生存,我要把大店做成平臺型體驗店。


我覺得現在生存是第一要義,門店傳統經營方式已經很難生存,這跟中國社會結構特殊有關系,就好像現在正常收入的人買不起房一樣。所以,必須要改變,按照以前那種傳統租店面雇人力的方式已經很難盈利了。


三. 寫在最后


本次調研,大家普遍的反應是,目前自己的成本結構不合理,但又比較無奈,似乎能做的就是通過提高營收來進行改善,比如提升場地使用率,還有人提到了服務單項化,做細做精等。我們這次討論的還只是貨幣成本,其他如老板的時間,制度變遷這些隱性成本留待下次討論。


分享到: